陜西水果成為“新絲路”名片
陜西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國內水果生產大省。如今陜西果業從業人口1000多萬人,多個水果、商品做成了全國乃至全球第一。今后如何讓陜西蘋果、獼猴桃等水果沿“一帶一路”供更多國家和地區人們分享,成了陜西40多個果業基地縣上下人們思考的大問題。
5月下旬,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西洽會”暨“絲博會”,沙特艾迪爾集團總裁扎亞德·扎旦在會議發言中說:“陜西有這么多品質優良的水果,中東地區擁有3億多人口,在鏈接新絲綢之路過程中,讓更多的中東地區人們品嘗陜西水果,我愿意做這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讓陜西果業第一步先與中亞建立起緊密聯系,接下來再一直向西,把陜西水果的甜、色、香彌漫在絲綢之路中。”陜西省果業局局長高武斌說。今年4月,哈薩克斯坦前總理、哈薩克斯坦國際一體化基金理事會主席捷列先科與陜西省果業局達成共建10個“中哈蘋果友誼園”的共識。
其實,陜西蘋果10多年來一直出口英國、荷蘭、俄羅斯和西班牙等國,俄羅斯還是陜西蘋果濃縮汁的主要進口國。循著古絲路向西,多個國家現已形成了一條蔚為壯觀的蘋果產業帶。高武斌說:“今后我們要攜手加強與諸國的合作與交流,重構一條從陜西到中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的‘蘋果之路’。”
陜西(xi)的工(gong)作實際上(shang)已經默無聲息地進(jin)行著。寶(bao)雞同興果(guo)(guo)品公(gong)司(si)(si)去年出(chu)口哈(ha)薩克(ke)(ke)斯(si)坦、烏(wu)茲別克(ke)(ke)斯(si)坦和俄羅斯(si)的水(shui)果(guo)(guo)達(da)1.2萬噸,今年前(qian)5個月(yue),僅(jin)向哈(ha)薩克(ke)(ke)斯(si)坦出(chu)口水(shui)果(guo)(guo)就達(da)1320噸,鮮桃即將上(shang)市(shi),公(gong)司(si)(si)已準(zhun)備大(da)批桃子出(chu)口。公(gong)司(si)(si)總經理蘇同敏說(shuo):“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利(li)好影響,今年訂(ding)貨需求旺盛,總出(chu)口有望實現翻番。”統計顯(xian)示,去年陜西(xi)僅(jin)向哈(ha)薩克(ke)(ke)斯(si)坦出(chu)口鮮果(guo)(guo)就達(da)4954噸,較上(shang)年增(zeng)長了203%,出(chu)口蘋果(guo)(guo)濃縮汁616噸,同比增(zeng)長了10倍(b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