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的儲藏與保鮮技術
白菜的儲藏與保鮮技術要點
白菜在運輸與保鮮等問題讓好多蔬菜商家費勁心思,目前最簡單解決運輸保鮮問題的辦法是用高質量保鮮袋,獨有的物理保鮮機理對乙烯、氨氣具有良好的氣體吸附性,并能有效除菌滅菌,降解農藥殘留,抑制水分的蒸發,提高保鮮質量,延長保鮮時間,減少果品損耗。同時簡化了貯藏過程中的繁重的人工操作,省去了保鮮粉劑、片的使用,降低了保鮮成本。
該種物理活性保鮮袋使用范圍廣泛,適用于各種農副產品的保鮮包裝,如水果,蔬菜,鮮花,肉類,活魚,奶酪面包等,可用于超市,果蔬,花卉配送中心,農副產品出口等需要對鮮活產品進行保鮮包裝的行業。具體適用的場所有:
1.冷庫:使用物理活性保鮮袋包裝新鮮果蔬,可延長果蔬的保鮮期。錯開集中上市期,推遲果蔬的上市時間,從而提高果蔬的售價和利潤。
2.長途運輸(shu):目前,運送果(guo)蔬(shu)的(de)車(che)輛主要有(you)冷凍貨車(che)和(he)非(fei)冷凍貨車(che)兩種(zhong),非(fei)冷凍貨車(che)運輸(shu)主要以周轉箱(xiang)或泡沫箱(xiang)加冰袋(dai)運輸(shu),使用(yong)百樂源物理活(huo)性保鮮袋(dai)包裝果(guo)蔬(shu),可減(jian)少一(yi)半以上的(de)冰塊,從而可增加運輸(shu)的(de)數(shu)量,降低運輸(shu)成本(ben),減(jian)少果(guo)蔬(shu)的(de)損失(shi)。
另外(wai),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普通的各類儲藏保鮮方法:
貯藏保鮮技術
大白菜即結球白菜,又稱包頭白菜或黃芽菜。它是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白菜類蔬菜。以葉球供食用。大白菜在我國南北均有栽培,尤其是北方地區栽培面積大,貯藏量多、貯藏時間長,是北方冬季市場上主要蔬菜之一。屆時南方市場也有一定的需求。大白菜的品種繁多。一般中、晚熟品種較早熟品種耐貯;青口型較白口型耐貯;青白口型品種介于二者之間。著名品種有北京大青口、天津青麻葉、福山包頭、玉田包頭等。
一、采收要求
1、采收前要求和采收標準大白菜采收前10天應停止灌水,以免植株含水量過高,組織脆嫩易造成機械傷而感染病害,不利貯藏。為防病蟲害,要根據農藥的殘留時間的長短,決定最后一次噴藥期,以使收獲時殘留量達到最低限度。適時收獲是大白菜貯藏中又一重要因素,采收早了,氣溫尚高,菜體受熱脫幫,不利貯藏,還會影響產量;采收晚了,菜在田間可能受凍,如葉球生長過緊實,同樣不耐貯。適時采收應以地區、氣候而定:東北地區在霜降前后,華北地區在立冬前后。采收的標準以成熟度達到“八成心”為宜。
2、預貯措施
(1)、晾曬收獲后的大白菜可在田間直接晾曬,晾曬應達到菜棵直立時其外葉不垂而不折的要求。這樣可減少貯運中的機械傷,還可增強一定的抗寒能力。但過分晾曬,失水過多,則會引起代謝失常,而影響貯效。有的地區如東北的吉林和遼寧等地不經晾曬就以“活菜”直接貯藏。需在貯運中更注意輕拿輕放,嚴防損傷和凍害。
(2)、整修選擇七、八成心的菜,摘除黃幫爛葉,撕掉外圍葉耳及過頭葉,清除帶有病、蟲植株。
(3)、預貯經晾曬、整修后如外界氣溫尚高,可將其碼放在菜窖、冷庫附近的背陰外,注意做好防熱和防凍(主要夜間)工作。待氣溫降到適貯溫度(1~ 2℃)時方可入貯。
二、貯藏特性
大白菜喜冷涼濕潤,但在-0.6℃以下時其外葉開始結凍;心葉的冰點較低,為-12℃。長期處于-0.6℃以下就會發生凍害。其貯藏最適溫度是0℃,相對濕度95%以上為適。在整個貯藏過程中損失極大,一般可達到30%~50%,其原因主要是脫幫、腐爛及失重(俗稱自然耗)所致。而脫幫與環境中乙烯含量有關,當超過百萬分之0.23時,即可導致幫葉脫落;同時環境溫度越高或菜受到機械傷害時乙烯的釋放量就會越多;此外菜的呼吸強度增加也會加速脫幫、衰老,從而加大損耗。因此,嚴格控制溫、濕度等條件,也能減少乙烯的釋放與積累。
三、貯運方法
1、貯藏大白菜貯藏方式很多,可堆藏、溝藏(即埋藏)、窖藏和冷庫貯藏。通過貯藏保鮮,可以達到一季生產、半年按需均衡供應市場。
(1)、堆藏長江中下洲、華北南部適宜堆藏。在露地或大棚內將大白菜傾斜堆成兩行,底部相距1米左右,向上堆碼時逐層縮小距離,最后兩行合成一起成尖頂狀,高1.2~1.5米,中間自上而下留有空隙,有利通風降溫。堆碼時每層菜間可交叉放些細架桿,支撐菜垛使之穩固。堆外覆蓋葦簾,兩端掛草包片。開閉草包片以調控垛內溫濕度。華北地區初冬時節也采取短期堆藏,一般在陰涼通風處將白菜根對根,葉球朝外,雙行排列碼垛,兩行間留有不足半棵菜的距離,氣溫高時,夜間將頂層菜(封頂)掀開通風散熱;氣溫下降時覆蓋防寒物。堆藏法需勤倒動菜,一般三、四天倒一次。它的貯期短,又費工,損耗大。
(2)、溝藏把已晾曬、整修好的菜根向下直立排列入溝,排滿后在菜的上面加一層草或菜葉。以后隨氣溫下降逐漸在上覆土保溫,覆土厚度隨地區、氣溫而定,掌握原則是以嚴寒季節不使覆土凍透為度。此法將覆蓋土作為主要的管理手段。又因埋入溝中不易檢查,并受地溫影響較大,故需注意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埋藏溝應盡早挖好,經充分晾曬后十分干燥;第二,嚴格杜絕并清除病、傷殘菜入貯;第三,在不受凍的前提下盡量推遲埋藏時間;第四,白菜的包心程度不得超過70%~80%;第五,開春地溫回升以后適時結束貯藏。溝藏法簡便易行,但損耗較大。
(3)、窖藏這是較經濟、實惠而方便的一種貯藏方式。在華北、東北、西北地區應用極為普遍。窖藏優于堆藏和溝藏。尤其是通風貯藏窖貯效更佳。因窖內設有隔熱保溫層,有較完善的通風系統,建筑面積大,有的可出入大貨車,便于作業和管理。但因窖跨度大,窖內溫度不大均勻,嚴寒季節溫度大,天窗口的菜易受凍,而窖的墻角處因通風不良又易受熱。
窖藏及其管理:將備貯菜入窖,碼成高1.5米左右,1~2棵菜寬的條形垛,垛與垛之間留一定距離,以便通風和操作。碼垛方法隨地區而異:如東北地區多為實心垛,入窖初期根對根地雙行排列,進入嚴寒時期改為葉球對葉球排列,以利保溫防寒。這種方法貯量大,垛穩固,但通風效果差。北京地區碼單批,即以一棵菜排列成單列碼放,每層根或葉球排列方向一致,上下層則相反。
批與批之間相隔橫放一棵菜的距離,碼批時可在批間每隔2~3層放幾棵菜以保持批間的距離并增加批的穩定性,最后留出一定空間,便于管理人員倒菜。管理要點在于適度通風換氣與及時倒菜。利用天窗、氣孔、窖墻窗換氣或開啟風機強制通到調節窖內適宜溫、濕度的目的。倒菜既能排出垛內的呼吸熱和內源乙烯,又能檢查菜的狀況,及時剔除黃、爛葉片及病株,以保持其良好狀態。管理一般分三個時期:
①前期從剛入窖到大雪(或冬至),即從11~12月份,此時外界氣溫、窖溫和菜溫都較高,菜的新陳代謝旺盛,管理工作應以防熱為主,要求大量通風,所以晝夜需開啟全部通風口,加速散熱,每隔3~4天倒一次菜,后期可延長到1周倒一次菜。
②中期從冬至直到立春,即從12月下旬到第二年2月上旬,這是全年最冷季節,菜體的呼吸強度也下降,管理應以防凍為主,故需逐漸將通風口堵塞,控制天窗通風面積,還可縮短通風時間,最寒冷時可白天適度通風換氣,借以調控窖內的適宜低溫和度;倒菜時間也可延長到10~15天一次。
③后期立春后即2月中旬以后,外界氣溫逐漸回升,菜體自身也已漸衰,抗冷熱能力均已下降,易受病菌侵襲。管理以防腐為主,窖內盡量保持適宜低溫。可采取白天關閉,夜間放風換氣,使窖內低溫趨于穩定。這期間1周倒一次菜。如管理得當,可貯藏至4月份再上市。
(4)冷庫(ku)貯藏(zang)(zang)此種(zhong)方法可(ke)(ke)有效地控(kong)(kong)制(zhi)貯藏(zang)(zang)環境條件,但貯藏(zang)(zang)成本加大。為(wei)提高(gao)(gao)庫(ku)容(rong)量(liang)(liang),在(zai)冷庫(ku)中采用裝(zhuang)筐(kuang)(kuang)碼垛(duo)或用活動架存放,每(mei)筐(kuang)(kuang)可(ke)(ke)裝(zhuang)20~25千克,可(ke)(ke)碼10~12只(zhi)筐(kuang)(kuang)高(gao)(gao),每(mei)平方米可(ke)(ke)碼40~48筐(kuang)(kuang),貯量(liang)(liang)在(zai)800~1000千克以(yi)(yi)上。筐(kuang)(kuang)裝(zhuang)白(bai)菜(cai)(cai)入庫(ku)應分(fen)期(qi)分(fen)批進行,每(mei)天進入量(liang)(liang)不(bu)宜超過(guo)庫(ku)容(rong)總(zong)量(liang)(liang)的(de)1/5,以(yi)(yi)防短(duan)期(qi)內庫(ku)溫(wen)(wen)驟然上升(sheng)而(er)影響白(bai)菜(cai)(cai)的(de)貯藏(zang)(zang)品質(zhi)。垛(duo)要(yao)順(shun)著冷庫(ku)送風的(de)方向碼成長方形。筐(kuang)(kuang)、垛(duo)間均(jun)需留有一(yi)定空隙(xi)。要(yao)隨時查看(kan)各(ge)層面、各(ge)部(bu)位的(de)溫(wen)(wen)度(du)變(bian)化,通過(guo)機械(xie)輸送冷空氣來控(kong)(kong)制(zhi)適宜溫(wen)(wen)度(du)。20天左(zuo)右需倒一(yi)次菜(cai)(cai),倒菜(cai)(cai)時應注意(yi)變(bian)換上下層次。一(yi)般庫(ku)內應用冷風降溫(wen)(wen),為(wei)防止白(bai)菜(cai)(cai)失水過(guo)多,可(ke)(ke)在(zai)筐(kuang)(kuang)垛(duo)四周及頂部(bu)覆蓋一(yi)層塑料薄膜。采用此法貯藏(zang)(zang)白(bai)菜(cai)(cai)質(zhi)量(liang)(liang)好,操(cao)作(zuo)簡單(dan),可(ke)(ke)貯至第(di)二年6月(yue)。
更多的保鮮問題請咨詢百樂源保鮮包裝有限(xian)公司,網址:100x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