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保鮮大作戰:關于洋蔥的貯藏保鮮方法!
(一)貯藏條件
1.溫度-1-0℃。
2.相對濕度65%-70%。
3.氣體成分O2:5%,C02:10%-12%。

(二)貯藏方法
1.垛藏垛藏是我國京(北京)、津(天津)、唐(唐山)一帶的傳統貯藏方法,實際是一種室外堆藏形式,貯藏期較長,效果較好。
首先選擇地勢高燥,通風良好,便于排水的場地,墊好墊土,上鋪作物秸稈,然后把經晾曬的蔥瓣在秸稈上堆碼,堆垛形狀為長方形,長5-6m,寬1.5-2m,高1.2-1.5m。垛好后,四周及垛頂用草席覆蓋,用草繩或鐵絲綁緊。為了防雨,可在最上面加蓋塑料薄膜。貯藏前期,應勤檢查垛溫,發現發熱,及時倒垛。
2.掛藏將經過晾曬的洋蔥編成辮子,每條約1m長,兩條合起來為一掛。在室內(或室外)搭起晾架,架高1.2-1.5m,長度根據具體條件而定。將編好的洋蔥辮子掛在架上,使辮子底端離地20cm左右,上蓋塑料薄膜防雨,根據天氣變化,可隨時加蓋草席等覆蓋物防寒防凍,適時揭去覆蓋物通風散濕。這種方法貯量小,效果好,管理方便,適合家庭使用。
3.塑料大帳貯藏選擇紅皮洋蔥,除去傷病遭雨淋的洋蔥,裝入用0.5%漂白粉消過毒的貯藏筐內,碼在蔭棚通風貯藏,待7月下旬進行封閉。
在地勢高燥,通風良好的晾棚下或室內建貯藏架,貯架大小根據貯量多少而定,一般以1000-2000kg為宜,架的材料可采用圓木或角鐵,架的四周挖深15-20cm的小溝。架底鋪設比架子大20-30cm的底膜,在架內堆放裝筐的洋蔥,堆滿后用塑料薄膜帳扣帳,使底和帳四壁卷合在一起,埋入溝內,用土壓實。
采用自然降氧法貯藏,使帳內氧氣控制在5%,二氧化碳控制在13%左右。當帳內氧氣濃度過低時,通過袖口向帳內通風。每周向帳內通入4000ml氯氣,抑制病菌生長。外界氣溫過低時,可在周圍加草席保溫。
(三)貯藏期間的主要問題及防止措施
洋蔥在貯藏期間出現的問題有:一是因貯藏環境濕度過高而導致的產生須根,消耗營養,并感染病害;另一個是休眠期過后產生發芽現象。目前在生產上防止的方法有:
1.采用較干燥的貯藏環境條件,相對濕度保持在65%-70%。
2.貯藏前適度晾曬,使葉片發黃變軟,外層磷片干縮成膜質。
3.青鮮素(0.25%)處理。
4.輻射處理用25-80Gy的γ射線處理。